返回首页 > 您现在的位置: 女明星网 > 国外女星 > 正文

那些年,那些引进的海外电视连续剧

发布日期:2024/3/29 11:22:11 浏览:10

来源时间为:2023-10-09

那些年,那些引进的海外电视连续剧关注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作者:馒头大师,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文章摘要

本文回顾了中国引进的一些海外电视连续剧,包括《巧入敌后》、《加里森敢死队》、《来自大西洋底的人》、《姿三四郎》、《排球女将》、《女奴》、《血疑》、《阿信》、《神探亨特》和《成长的烦恼》。

《巧入敌后》是中国引进的第一部海外电视剧,引起了轰动。

《加里森敢死队》以其吸引人的剧情设定和精良的配音在中国大红特红。

《来自大西洋底的人》让中国观众第一次对欧美的流行文化和运动有了了解。

中秋和国庆长假,除了出门玩儿,应该也有不少追剧人吧?

说实话,现在追剧,哪怕追海外剧,也不算难。

但如果时光倒退几十年,国人能看到一部海外剧,还是很新奇的一件事。

1、《巧入敌后》(Povratakotpisanih)

引进时间:1977年

南斯拉夫·13集

有时候,一个人或一件事之所以能被大家记住,未必是因为“绝后”,而是因为“空前”。

《巧入敌后》就是这样的一部电视剧——它肯定不是中国大陆引进海外连续剧中最出色的一部,却毫无疑问有着不可磨灭的地位。

因为它是中国大陆引进的第一部海外电视剧。

《巧入敌后》是南斯拉夫在1976年拍摄的一部电视剧,原名叫“Povratakotpisanih”,按照片名直译的话,应该叫《黑名单上的人——归来》,因为1974年南斯拉夫还拍过一部彩色电影,叫《黑名单上的人》,两部剧的导演是同一个人。

这部连续剧延续了电影的主题,讲的是南斯拉夫游击队员在纳粹占领区进行不屈不挠斗争的故事。

1977年11月29日,中央电视台(当时还叫北京电视台)将重新配音的《巧入敌后》在国内播放,一时引起轰动。

用现在的眼光看,《巧入敌后》这部剧虽然在题材上选择的还不错,但在剧情上还是非常简单的,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也不激烈,但放到40多年前的中国,这样的外国电视剧还是足以引起轰动的——光是屏幕上那些金发碧眼的外国人,很多人就从来没看到过。

从这个意义上说,《深入敌后》足以在中国海外引进电视剧史上留下一笔,因为那不仅仅是一部简单的电视剧,而是代表一扇大门打开了。

2、《加里森敢死队》(Garrison'sGorillas)

引进时间:1980年

美国·26集

相对于《深入敌后》,国人更熟悉的是《加里森敢死队》。

《加里森敢死队》是一部标准的美剧,早在1967年就由美国广播公司(ABC)拍摄完成了,不过国内引进是1980年的10月。

和《深入敌后》有点相似的是,《加里森敢死队》的剧情背景也是在二战的中后期,讲的也是“敌后武工队”的故事,但作为拥有好莱坞的老牌电影工业强国产品,它的剧情设定就比《巧入敌后》更吸引人:

随着欧洲战场形势的严峻,美国陆军情报部决定派出一支由加里森中尉领衔的“小分队”去扰乱纳粹德国的后方,但这支小分队的人员构成令人瞠目结舌:杀人犯,大盗贼,大骗子,小偷……

但就是这支各有所长且各具特性的小分队,抱着立功赎罪换回自由的目的,在敌占区生龙活虎,绑架德军元帅,营救被俘战友,获取机密情报,摧毁敌人计划……一系列任务完成得干净漂亮,令人叫绝。

同时,他们虽然性格不同也时常闹些别扭,甚至经常有些搞笑的情节,但一旦碰到正事儿就团结一心,而且有情有义,成为了一支魅力十足的队伍。

这样的题材,哪怕放到现在也不算太“老土”,更何况是四十多年前?再加上为这部剧配音的上海电影译制厂派出了全套“豪华主力阵容”:童自荣,乔榛,杨成纯,尚华,施融……配音非常精良,各种经典台词让人印象深刻。

可想而知,这部有战争、有矛盾、有冲突、有笑料的电视剧一经播放,会引起多大的轰动——当时国内很多人称呼自己单位领导,就直接模仿电视剧里叫加里森中尉那样,叫“头儿”了。

美国《电视导报》的记者丹尼斯·布尔斯坦曾这样报道:

“一套快被遗忘的1967年的系列片,在一个电视刚刚兴起的国家盛况空前,深入人心。”

但这部26集的电视剧只播了15集,就暂停播出了。

后来流传的理由是,这部剧影响太大,导致社会上很多青壮年对一些情节进行错误的模仿,也有专家意见认为这部剧只是“胡乱打闹,没有什么艺术价值”,最终被束之高阁。

后来的11集散见于各大录像厅,直到1992年后才在电视台完整播完。

这部剧,目前在豆瓣的分数是9.1分。

3、《来自大西洋底的人》(ManfromAtlantis)

引进时间:1980年

美国·21集

《加里森敢死队》虽然轰动一时,但它却占不到“第一”的头衔,甚至也不是“第一部引进的美剧”。

因为1980年的1月,中央电视台已经引进了第一部美剧——这也是中国大陆播放的第一部海外科幻剧——《大西洋底来的人》。

用现在的眼光看起来,这部1977年美国拍摄的剧作为一部科幻剧,还真的挺“粗糙”的:道具简陋,特效简单,画面模糊。

但还是那句话:那是40多年前。我们不可能用现在的眼光和眼界去评判40多年前的审美。事实上,这部剧当初在中国造成的轰动,一点都不亚于后面的《加里森敢死队》——尤其让不少青少年对海洋产生了无比的好奇。

而对于成年人来说,《大西洋底来的人》还让他们第一次对欧美的流行文化和运动有了一定的了解。比如男主戴的“蛤蟆镜”,让很多人都争相模仿,而很多人也第一次从这部剧中了解了“飞盘”这项运动。

事实上,这部科幻剧当年在美国也很难排到一流,但丝毫不影响在中国大红特红,据说当时某地有一单位评选年度先进,有张选票上居然写着“麦克·哈里斯”。

那是这部剧男主角的名字。

4、《姿三四郎》(すがたさんしろう)

引进时间:1981年

日本·26集

正当中央电视台的译制片风靡全国的时候,上海电视台也悄悄出手了。

其实这部剧得以播出,有些偶然。当时兼任上海市广播事业局副局长的上海电视台台长刘冰,找来台里的配音演员黄其,说有件事儿要他去做:

台里广告科洽谈了一位日本广告客户,客户说如果要投广告,就要附带播一部日本电视剧。文艺部抽不出人翻译片子,问黄其是否愿意接这活。

黄其本来就喜欢译制片,于是拉起了一支临时的翻译和配音班子,接下了这个活。

这部电视剧,就是《姿三四郎》。

这部剧讲的是日本明治维新年间,柔道高手姿三四郎从一个不经事的少年成长为一代柔道大师的故事。

尽管这部26集的电视剧还加入了男主姿三四郎和柔术美女高手早乙美之间的爱情故事,但当初负责担纲这部电视剧配音的上海电影译制片厂导演毕克还是认为:这部剧情节太简单了,估计很难大火。

然而,剧一出街,大大出乎毕克的预料:依旧是万人空巷。

《姿三四郎》当年有多火呢?据导演毕克说,《姿三四郎》播放期间,上海的治安犯罪率都下降了不少——大家都守在电视机前看电视。有一位老太太看到一半心肌梗塞送医院,抢救过来第一句话是:“我的四郎怎么样了?”医务人员问了才知道,她是在问“姿三四郎”。

当时为姿三四郎配音的是上海人民广播电台的主持人晨光,他本人长得和扮演姿三四郎的日本演员竹胁无我颇为相像,一时之间,成为很多少女心目中的暗恋对象。

这部剧的热播,也让广大家长们喜忧参半。喜的是,孩子们都很欣赏姿三四郎刻苦勤奋,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忧的是,也有不少孩子在学校里模仿姿三四郎,拿一双肉掌劈课桌,打墙壁……

上海电视台资深的配音演员黄其曾这样评价《姿三四郎》:

“这部电视剧本身并不是精品,由于当时观众根本没机会接触外国的电视剧,才觉得特别新鲜,特别吸引人,给观众留下一个美好印象。”

5、《排球女将》(燃えろアタック)

引进时间:1982年

日本·71集

如果说当时引进的海外电视剧都会与引进国存在一个比较长的“时间差”的话,那么1982年引进的《排球女将》基本可以说是“新鲜出炉”,且恰逢其时了。

这部根据日本青春偶像漫画改编的71集电视连续剧,于1979年在日本上映。当时的日本女排已经属于世界一流水平,摄制组想赶着1980年莫斯科奥运会“蹭”一把流量红利。

不料人算不如天算,当年因为苏联入侵阿富汗,包括中国和日本在内的大批国家都没有参加莫斯科奥运会,所以这部剧当年在日本的反响一般。

但是,随后发生的一件事,让这部剧在中国有了良好的生长土壤:1981年11月16日,中国女排在第三届女排世界杯赛上,以3比2力克日本女排,夺取首个世界冠军;之后在1982年9月的秘鲁女排世锦赛上,中国女排战胜东道主秘鲁队再夺世界冠军。

中国国内立刻掀起了一股空前的“女排热”,也就是在第二年,广东电视台引进了配音版的《排球女将》。

可想而知,这部以小鹿纯子为主角,记录她和一批年轻人在赛场上挥洒汗水,绝不认输的青春热血剧,在当年的中国掀起了多大的热潮。

在很多学校,一个个梳着“小鹿纯子”头的女生会在课间呈一字型排列,然后轮流起跳“扣球”——她们并不会打排球,只是想模仿《排球女将》中队员们训练的画面。

在很多家庭,家里的床垫没用多久就坏了,因为孩子(包括男生)会在床上大力蹦跳,为的是模仿电视剧里小鹿纯子那些违反物理学原理的“晴空霹雳”或“幻影旋风”。

马云也曾回忆过自己和《排球女将》的渊源:当年他第二次高考失利,信心产生了动摇,家里人也劝他放弃考大学的念头。就在那段时间,他看了《排球女将》,被小鹿纯子那种永不服输的精神所感动,最终选择第三次高考,终于考上了杭州师范。

功成名就后的马云一直在试图寻找小鹿纯子的演员荒木由美子,最终在2004年终于如愿:他带着当年的偶像“小鹿纯子”参观了阿里巴巴总部,两人进行了大约15分钟的谈话。

《排球女将》现在在豆瓣上的分数高达9.0分。

其实再重温这部剧,会发现这种体育偶像剧还是有着剧情简单,对话中二的毛病,但恰恰就是这种简单和纯粹,热血和无悔,激励了中国当年一大批人,成为了他们不断奋力前进的动力源泉。

6、《女奴》(EscravaIsaura)

引进时间:1984年

巴西·100集

随着眼界和格局的打开,中国的电视台不再只盯着欧美和日本引进电视连续剧了。

1984年,一部来自遥远的巴西的电视连续剧忽然在中国大火,这部剧就是《女奴》。

在此之前,很多中国人对巴西的了解仅限于“足球”和“桑巴”,很难想象,这部讲述巴西奴隶制历史的电视剧,会引起那么多人的兴趣:

故事发生于1860年,此时距巴西废除奴隶制还有28年(1888年废除),讲的是白人女奴(其实应该是黑白混血)伊佐拉勇敢努力斗争获取自由的故事。

这部剧没有战争,没有科幻,没有体育,但凭借曲折的故事牵动人心,拥有了一大批中国拥趸。

事实上,《女奴》这部电视剧在国际上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它曾在世界上80多个国家播出,是英国迄今播出过的唯一一部外语电视肥皂剧(1987年,4频道),也是西班牙加利西亚语频道(TV

[1] [2]  下一页

最新国外女星

欢迎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