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您现在的位置: 女明星网 > 内地女影星 > 正文

民国影星胡蝶与张学良的“九一八之夜”(五)

发布日期:2016/12/6 19:05:08 浏览:436

胡蝶原名胡瑞华,满族,原籍广东鹤山,1908年旧历2月21日生于上海,曾随任京奉铁路总稽查的父亲辗转北京、天津、营口、广州等地。1924年十六岁的胡瑞华成为上海中华电影学校的学生,改名胡蝶,开始了她的从影之路。曾主演过《绝代佳人》、《火烧红莲寺》、《歌女红牡丹》等近70部影片,塑造过慈母、女教师、女演员、娼妓、舞女、女工等各阶层的各类女性形象。她雅致脱俗,才华横溢,表演温良敦厚,骄美清丽,成为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影坛最优秀的顶级巨星。

影后胡蝶被称为三十年代最美的女人,而红颜美人绯闻总是断不了的。

社会的黑暗和民族的苦难锤炼了她坚强的品格,对于“跳舞事件”那样的诬陷,她也能够深明大义,波澜不惊。1933年3月她当选为“中华民国第一届电影皇后”时,《明星日报》准备为她举行加冕仪式,但被她婉拒,她回信说:“当此国难严重时期,务请取消加冕典礼,诸承厚爱,实不敢当。”1935年春,她作为中国第一个女演员出席了在莫斯科举办的国际电影展,并携《姊妹花》和《渔光曲》到伦敦、巴黎、罗马等地交流,撰写了《欧游札记》。1960年她以影片《后门》获得第七届亚洲电影节最佳影片“金乐奖”和最佳女主角奖,同年获日本文部大臣特别最佳影片奖。1964年参加亚洲第十一届影展并获台湾电影“金马奖”。她横跨“默片”和“有声片”两个时代,而且使中国早期电影走向了世界。

胡蝶1946年迁居香港,1966年息影,1975年定居加拿大温哥华,改名潘宝娟,宝娟为父母取的乳名,以潘为姓则是对亡夫潘有声的纪念。上世纪八十年代后,胡蝶开始撰写回忆录,她在这部书中回顾了自己绚丽多姿的从影经历,也评述了那个令她不快的“九·一八”之夜对她的讹传。对于这桩公案,胡蝶一直心如止水:“马君武激于义愤,一时也未能考证事情的可靠与否,只是将我也牵连进去了……是日本通讯社从中造谣中伤张学良,以引起国人对他的愤慨,转移目标。”她还说,“我和张学良不仅那时未谋面,以后也未见过,真可谓素昧平生。一九六四年六月,我赴台湾出席第十一届亚洲影展时,还曾有记者问我要不要见张学良,我回答说:‘专程拜访就不必了,既未相识就不必相识了。’”胡蝶的这一谈话在报上发表后,台湾考试院院长莫德惠有一次去看望张学良,据莫事后对记者说,张曾问他,是否看到胡蝶的那段谈话,然后说:“到底有水落石出的一天。”

1985年王丹凤赴美探亲,曾绕道加拿大专程看望了好友胡蝶,当时77岁的胡蝶向王丹凤表示,如果健康情况允许,她希望有朝一日能回到使她成名并留下她青春年华的上海,旧地重游,与影友同人团聚话旧。然而她的这一愿望未能实现。1989年4月23日,一代影星胡蝶在温哥华因中风并发心脏病去世,走完了她81年不平凡的人生旅程,她留下的最后一句话是:“蝴蝶要飞走了……”

原标题:民国影星胡蝶与张学良的“九一八之夜”)

《民国影星胡蝶与张学良的“九一八之夜”(五)》相关参考资料:
胡蝶飞、胡蝶和戴笠的私生女、胡蝶 央视主持人、央视胡蝶、胡蝶 戴笠、胡蝶子作用、胡蝶央视主持人胸围、中药胡蝶子、胡蝶晚年和她女儿

最新内地女影星

欢迎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