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女影星罗烈,香港历代打星图谱(全文) 2013香港万千星辉、香港国际星娱乐集团、香港星二代、香港万千星辉、2013香港万千星辉典礼、香港打星、香港星彩、香港利星行集团、《本草纲目》植物图谱、历代皇帝、香港女影星罗烈。
2013年6月25日,香港著名武打演员刘家良因淋巴癌去世,又一位对于香港武打片有着标志意义的老牌打星离开人世。不过好在我们还有数十计的武打巨星和他们数百计的经典武打作品。也正是他们的人生轨迹,对传承武术精神的孜孜不倦,激励和见证了几代人的成长。
李小龙。
李小龙,(1940.11.27—1973.7.20)原名李振藩,出生于美国加州旧金山,祖籍中国广东顺德均安镇。武术技击家、武术哲学家、著名的华人武打电影演员和功夫巨星、世界武道变革先驱者UFC开创者,MMA之父,截拳道之父,双节棍之父,亦是“功夫片”电影始祖,李小龙的出现打破了之前功夫动作片的虚假以及香港明星气质的萎靡,开创了华人进军好莱坞的先河,更创立了截拳道,让西方人认识和学习功夫,同时令动作片成为香港电影的主流片种之一。在全球各地都具有极大的影响力和知名度。他对中国电影业的贡献永不磨灭,在香港的4部半电影3次打破空前记录,其中《猛龙过江》打破了亚洲电影票房记录,他与好莱坞合作的《龙争虎斗》全球总票房达2.3亿美元。1964年与琳达·埃莫瑞走入婚姻殿堂,婚后生有一对子女。1973年7月20日在香港逝世。
关德兴。
关德兴(1905.6.27—1996.6.28),中国香港影视演员、少林派武术家。1932年在美国旧金山主演电影《歌侣情潮》。回中国参加抗日被通缉。1935年在香港主演《昨日之歌》。1937年再赴美主演电影。1947年后在和合、伶星等影片公司主演130余部粤语片。因主演武术家黄飞鸿传记系列电影(共87集)而知名。1976年又在香港无线电视台拍摄电视剧《黄飞鸿》。此外在《勇者无惧》TwoDragons1979、《林世荣》TheMagnificentButcher1979影片中也饰演黄飞鸿。20世纪70年代,在香港开设了“宝芝林”药局。1996年因胰腺癌病逝于香港。
石坚。
石坚,(1913.1.1—2009.6.3)原名石荣璋,外号“奸人坚”,是粤语电影中的老牌奸角,电影、电视作品无数,经常在关德兴主演的黄飞鸿系列电影里担任反派角色。而他最为内地观众所熟悉的形象,当属1983年《射雕英雄传》中的孪生兄弟裘千仞和裘千丈。2009年6月3日下午4时在香港伊丽莎白医院因肾衰竭导致心脏停顿,与世长辞,享年96岁。据资料记录,石坚一生出演电影达300部。
刘湛。
刘湛,香港武术家、武打演员,师承黄飞鸿徒弟林世荣,系刘家良、刘家荣2位导演的父亲,刘家辉的义父。刘湛亦曾在早年的黄飞鸿系列电影中,饰演其师傅林世荣。1949年到香港开武馆,后与关德兴合作多部武打电影,子刘家良、刘家荣都随之进入电影界。
王羽。
王羽,(1944.3.28—)原名王正权,香港影视演员、空手道好手。从影三十年,共拍了60多部武打片,参与制作和监制的电影共计有80多部,为新武侠世纪的第一位武侠电影红星。王羽还是台湾三大黑帮之一竹联帮中的骨干成员,八十年代的“三大血案”中的核心人员。90年代末,王羽退出影圈经商,近几年付出出演了《血滴子》等电影。
刘家良。
刘家良,(1934.7.28—2013.6.25)香港著名演员,导演,武术指导。他出身武术世家,9岁开始随父亲学武,父亲刘湛是黄飞鸿入室弟子林世荣的亲传弟子,因此深得黄氏武学真传。50年代中期刘家良随父进入电影界,成名作则是65年长城电影公司的《云海玉弓缘》。2010年4月10日下午,香港电影金像奖组委会举行新闻发布会,提前宣布刘家良获得了本届金像奖终身成就奖。2013年6月25日,因淋巴癌去世。
姜大卫。
姜大卫,(1947.6.29—)原名姜伟年,香港著名导演兼演员。其兄秦沛和同母异父的弟弟尔冬升,以及其妻李琳琳都是香港著名艺人。姜大卫4岁开始登台演出至今,已有将近六十年,而其参演和导演的影视作品总数已超过160部。
郑佩佩。
郑佩佩(),(1946.12.4—)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70年代前期香港影坛一姐,中国第一打女,1969年被报界封为“武侠影后”,她主演的《大醉侠》是中国第一部新派武侠电影。1971年,郑佩佩退出圈,结婚生子,1992年凭借《唐伯虎点秋香》复出影坛。2001年演出李安的《卧虎藏龙》“碧眼狐狸”一角,获得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女配角奖项以及角逐奥斯卡金像奖。
罗烈。
罗烈,(1940.6.29—2002.11.2)原名王立达,著名动作片演员。1962年,考入邵氏“南国实验剧团”一期培训班,毕业后成为邵氏公司演员。1962年成为邵氏公司演员。处女作是1965年由张彻导演的《蝴蝶》,1972年拍摄郑昌和的《天下第一拳》,此片是香港首部在美国院线上映的影片。90年代末,港产片市道不景气,罗烈毅然转到内地经商。2002年11月2日,罗烈因心脏病突发在送往深圳医院抢救途中逝世,享年62岁。
郑雷。
郑雷,前香港无线电视及亚洲电视电视剧艺员,香港电视节目主持人。现在住于加拿大,正式退休。另一身肌肉是郑雷的标志,健美先生出身,相貌堂堂,张家班成员,同王羽、午马、罗烈一样同为张彻的第一代弟子。1965年,张彻第一部武侠片《虎侠歼仇》公映,王羽、罗烈、郑雷主演。而后郑雷参演了张彻导演的《独臂刀》、《边城三侠》等,王羽、罗烈、张翼、郑雷及解元曾被誉为邵氏五虎将。2002年7月7日张彻葬礼,郑雷以弟子身份参加,并向张彻遗像跪地叩头,拜张彻为干爹。
成龙。
成龙,(1954年4月7日—)国际功夫电影明星,“七小福”成员。六岁时进入中国戏剧学校学习戏曲以武师身份进身电影圈,逐渐发展至演员、导演以至监制。成龙以功夫片著称,曾多次打破香港电影票房纪录,其主演的电影全球总票房已经超过200亿元,为华人演员之首。1994年《红番区》在美国公映后反响强烈,使其成功打入好莱坞;《尖峰时刻》系列电影在全球亦获得极高的票房,奠定其国际电影巨星的地位。成龙在华人世界享有极高的声望,2012年8月24日《纽约时报》评选出史上20位最伟大动作巨星成龙荣登第一位。
洪金宝。
洪金宝,(1949年1月7日—)香港著名演员,“七小福”成员。曾经担任的工作包括演员、动作指导、导演、监制、编剧以及龙虎武师。曾获得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男主角奖、亚太影展最佳男主角奖等荣誉。2012年,凭借电影《叶问》获得第二十八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动作设计。
元华。
元华,(1950年9月2日—),原名容继志,“七小福”成员,师承于占元,身为二师兄,与成龙、洪金宝、元彪、元奎同为师兄弟。元华在元家班中地位很高,是香港老一辈的武术指导和功夫巨星。第一次参与演出的电影是《精武门》,也是担任李小龙翻跟斗的指定替身。后来加入邵氏电影公司,拍了很多喜剧。2005年凭电影《功夫》夺得第二十四届香港电影金像奖及第十届金紫荆奖最佳男配角。
元彪。
元彪(1957年07月26日-),原名夏令震,是香港动作演员,“七小福”成员。7岁入于占元开办的中国戏剧学院学习京剧,取艺名“元彪”。10岁起就作为儿童演员参加影视演出。70年代曾参演李小龙的《精武门》、《龙争虎斗》以及胡金铨的《忠烈图》,也曾参演邵氏的《天涯明月刀》《流星蝴蝶剑》《三少爷的剑》等古装武侠片。元彪常追随师兄洪金宝、成龙拍片。1979年他主演由洪金宝执导的《杂家小子》,一举成名。曾获最佳动作指导奖、台湾金马奖最佳武术指导奖。代表作品有:《A计划》、《快餐车》、《夏日福星》、《黄飞鸿》等。
狄龙。
狄龙(1946年8月19日—),本名谭富荣,香港著名影视演员,与李小龙、梁小龙、成龙并称香港“四小龙”,从学习有咏春拳。1968年考入邵氏公司的南国演员训练班开始演艺生涯。狄龙武打招式丰富多彩,主演的电影在台湾、东南亚风靡一时,他的演技也声誉遐迩。于1973年获第十一届台湾电影金马奖优秀演技特别奖,于1999年获第十九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男配角,于1986年获第二十三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男主角。
傅声。
傅声(1954年10月20日-1983年7月7日),原名张景贤。香港地区六、七十年代著名已故电影功夫男演员。原名张景贤,又名张富声,英文名Alexander,出生于香港。家中共有兄妹十一人,他排行第九,其父亲张人龙是一位香港富商名流、立法局议员,被封为“太平绅士”,妻子为香港天后级女歌手甄妮。于1983年7月7日因不幸逝世。其主要作品有:《少林五祖》、《射雕英雄传》(1977电影版饰演郭靖)、《魔剑侠情》等。1983年7月6日晚上10时30分,傅声与另一个年轻演员汪禹斗快车撞山,傅声因肋骨断折刺穿内脏致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