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您现在的位置: 女明星网 > 台湾女明星 > 正文

鲁迅后人:独子资质平庸,长孙去台湾当赘婿,重孙女读不懂他作品

发布日期:2022/7/24 11:20:17 浏览:133

来源时间为:2022-05-14

鲁迅后人:独子资质平庸,长孙去台湾当赘婿,重孙女读不懂他作品

2022-05-1420:39:56来源:

重庆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至好友和朋友圈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鲁迅,已经成了我们民族文化符号的一个象征。

然而大多数人对鲁迅的了解,仅限于中小学阶段读过的几篇文章。就是这几篇文章,也因晦涩难懂而令人望而却步。以致于很多人调侃学生时代:“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

鲁迅自己也曾说过:“我的文章,未有阅历的人实在不见得看得懂。”中学生读不懂鲁迅倒也正常,因为连鲁迅的重孙女周憬馨也曾在节目中坦言——“读不懂太爷爷的作品”。

今天我们这篇文章,就来讲一讲鲁迅后人的故事。

1936年10月,鲁迅逝世。如今八十多年过去了,鲁迅早已儿孙满堂。鲁迅后人之中,又以独子周海婴、长孙周令飞,重孙女周璟馨最为人所关注。

01-独子周海婴:不做“空头文学家”

鲁迅逝世时,周海婴才7岁。但他并不缺少父爱,鲁迅已把父亲的慈爱倾注在过去的7年时间里,还未来得及给出的父爱,都写在遗嘱中:“孩子长大,倘无才能,可寻点小事情过活,万不可去做空头文学家或美术家。”

周海婴长大后,果然没有去做“空头文学家或美术家”,他志不在此,并不想成为父亲的“衣钵传人”。周海婴走了一条和父亲无关,也和文学无关的路,他成了一名无线电专家。

1929年9月,周海婴出生。这一年,鲁迅48岁;许广平32岁,是高龄产妇。因为居无定所,生活很不安定,还经常面对危险,鲁迅和许广平都觉得有孩子是个拖累,因此不打算要孩子。

但海婴还是意外来到人间,生产的时候很困难,医生问鲁迅是保大人还是保孩子,鲁迅毫不犹豫地说“留大人”。当鲁迅得知生了个儿子,欣慰而又诙谐地说:“是男的,怪不得这样可恶。”

看着刚出生的儿子,鲁迅高兴地说:“真像我。”又马上补充说:“我没有他漂亮。”对儿子的喜爱之情,溢于言表。

孩子出生,第一件大事就是取名字。鲁迅给孩子取名“海婴”,并无深意。出生在上海,是个婴儿,如此而已。鲁迅说,孩子长大了倘若对名字不满意,可以自己改。由此也可以看出,鲁迅对孩子的教育很开明。

果然,海婴长到6岁,就对自己的名字表示不满了。1935年的一天,他从幼稚园回来,因为不满名字的婴字下面有个“女”字,强烈要求爸爸给改掉。鲁迅逝世之后,周海婴改名“周渊”,他上学时一直用这个名字。

周海婴的意外出生,反而得到了加倍的父爱。鲁迅很喜欢这个儿子,他把海婴看作是上天赐予的礼物。在往后的7年多时间里,他在自己的日记里、在和友人的通信里,事无巨细地提及自己的儿子。

鲁迅几乎从来打过孩子,他讨厌传统的“棍棒教育”。小海婴顽皮起来,他也只是用报纸卷成筒,在孩子屁股上虚张声势地抽两下,一点也不疼。刚开始海婴还有点怕,当知道怎么回事后,也就不在乎了。

作为那个时代的“独生子女”,周海婴的童年生活很幸福,不仅有玩具汽车,还有很高级的“积铁成象”,也就是今天的乐高。

海婴看上了邻居家的留声机,吵着也要买。鲁迅讨厌留声机,它的声响会打断他的思路。但是为了孩子,他还是花了二十二元“为海婴买留声机一具”,这台留声机被海婴拆装过无数次。他后来成为无线电专家,与此不无关系。

相对于现在各种“鸡娃”的父母,鲁迅对孩子的教育是放养状态。周海婴说:“父亲从不逼我学这学那,让我自然成长。”他一直很庆幸,父母给了自己一个无忧无虑的童年。

1936年10月,周海婴才7岁,父亲就去世了。他用稚嫩的笔,为父亲书写了墓碑碑文。作为鲁迅的独子,他一直被视为鲁迅精神的传播者。但是周海婴却没能子承父业,成为大文学家。

遵照父亲的遗嘱,他后来进入北京大学物理系,读了理工科。在北大物理系念书时,有一次,周海婴看见同学们正围着桥牌桌子争论,就站在那儿听了一下,无师自通地学会了打桥牌。

然而没过几天,学校里就传言“鲁迅儿子学校不好好念书,整天打桥牌”。学校领导找到他谈话,劝诫他说,别忘了你是谁的儿子,可不许打桥牌,要注意影响。周海婴不敢辩解,点头称是。

鲁迅的儿子,就不能打桥牌吗?终其一生,周海婴都活在父亲的阴影里,他有时甚至感叹“被父亲的声名所累”。他在采访中说:

“我小时候,一直到中学,都尽量不用周海婴这个名字,用的是周渊。在众人眼中,周海婴应该文笔很好,或者认为周海婴应该这样、应该那样。这对我来说是非常难受的。”

人们希望鲁迅的儿子将来也能成为文学家,但是周海婴在文学上资质平庸,并没有什么天赋。母亲许广平告诉他:“在任何时候,都不要去沾鲁迅的光,而应靠自己的努力在社会上立足。”

周海婴从北大毕业后,在国家广电技术部工作,成了技术干部,当过副司长,直到1994年退休,为我国无线电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退休之后的周海婴喜欢摄影,曾拍过2万多张照片。

2011年4月7日,周海婴在北京病逝,走完了81岁的人生旅程。虽然人生远未达到父亲的高度,但周海婴生前曾说:“我尽自己的力量,做好自己的本分,就无愧于我父亲。”

02-长孙周令飞:最怕写文章

周海婴和妻子马新云育有三子一女。长子周令飞,从事大众传播工作;次子周亦斐,在私营公司工作;三子周令一,从事摄像工作;女儿周宁,远嫁日本。四个孩子中,长子周令飞长得最像鲁迅,尤其是两撇胡子。

周令飞说:“我从当兵时代就开始留。因为当时太小,怎么办呢?留个胡子看起来显得老成一点,交女朋友也比较好交。”

周令飞16岁去就当兵了,连队指导员跟他说,你是鲁迅的孙子,你应该很会写文章,一定要把连队的好人好事写出来。周令飞说自己没学过写文章,别人觉得他是谦虚。鲁迅的孙子,岂能不会写文章?

前段时间,周令飞在一则采访中说“最怕写文章”,引发热议。他回忆说,当兵时排长把他关在一个房间里,苦练文章,晚上看他太困了还给他拿烟。周令飞学会了抽烟,但是还是没写好文章。

他曾对媒体说:

“我小的时候,在学校里,人家都像看珍稀动物一样到我们班上看我。每次学到爷爷的课文,同学就会对我说:是你爷爷写的。口气很羡慕,但听多了,我心里就变得怪怪的,总想逃脱出来。”

1979年,周令飞去日本留学。由于他的身份特殊,所以尽管是自己出钱,最终以公派自费的名义成行。他在日本学习期间,认识了张纯华,两人相恋。接下来的故事,演变为一段传奇。

张纯华是台湾富家之女,好学上进。两人相爱不久,张纯华被父母急召回台湾,因为台当局发现张家女儿与大陆男子谈情说爱,对方竟是鲁迅之孙。张家父母都是生意人,有点害怕,不敢再放女儿回日本。

直到半年后,张纯华软硬兼施,才得以重返日本。1982年,周令飞为了爱情不顾一切飞赴台湾,在当时引发轩然大波。

周海婴夫妇一生谨小慎微,没想到儿子周令飞放了一颗“原子弹”。

女儿周宁从东京打来电话,夫妻俩才得知事情的原委。事已至此,夫妻俩相对无言,愁眉苦脸,一下子苍老了许多。

幸而周令飞到了台湾之后,没有再惹出什么事端。

周令飞和张纯华顺利结婚,当了上门女婿。他放弃了自己所学专业,在岳父的百货公司工作。但是因为“赴台事件”的影响,岳父的百货公司也受到波及,最后公司破产倒闭。

周令飞是鲁迅的孙子,没人敢用他,夫妻俩生活一度窘困。后来,夫妻俩买了一台爆米花机,将爆好的米花批发给摊贩。鲁迅的孙子竟然落到在台北卖爆米花过日子的地步,媒体记者又是一通热炒。

在台湾,周令飞度过了一段“没有鲁迅”的平静日子。1999年,周令飞回到大陆,因为一起官司滞留在上海。在此期间,他对鲁迅有了更多的了解。从此之后,鲁迅就成了他的事业。

2002年,周令飞创立上海鲁迅文化发展中心,10多年来,专职从事鲁迅普及、宣传的周令飞是这个特殊家庭的新闻发言人。

周令飞酷似鲁迅,有人常跟他开玩笑,有没有导演请他饰演鲁迅?他笑着说:“不行啊!我太高了!”

青年时期的周令飞,最怕别人把他当成“鲁迅的孙子”;现在,更了解祖父的他说:“我以鲁迅的孙子为傲。”

03-重孙女周璟馨:读不懂太爷爷作品

如果是周家的第三代人身上,还有一点鲁迅的影子。周家的第四代人,则与鲁迅这一文化符号毫无关系了,他们过着普通人的生活,“泯然众人矣”。

在周家第四代人中,最受大众关注的莫过于周令飞的长女周璟馨。

周璟馨从小在台湾长大,毕业于淡江大学。台湾的年轻人,几乎不知道鲁迅;听说过鲁迅的人,也只知道他是个文学家。有同学问她:“既然鲁迅是你曾祖父,怎么一个姓鲁一个姓周呢?”

对于这样的问题,周璟馨一点也不感到奇怪。在台湾的课本中,并没有鲁迅的文章。1987年之前,鲁迅的作品在台湾都是禁书,偷看还可能引来灾祸。就算是解禁之后,也不能光明正大地看。

读小学的时候,周璟馨得知曾祖父鲁迅是个很不一般的人。她依稀记得语文老师说,鲁迅是个很会写文章,而且敢于表达,因此受到很多人的尊重。这就是她对鲁迅的第一印象。

长大后,为了增加对曾祖父的了解,她曾经找来《阿Q正传》和《狂人日记》,“但只是很粗略地读,不太能够理解”。她隐约觉得,鲁迅的文章总是话中有话,似乎在讽刺一些事情,但讽刺的究竟是什么,她并不明白。

至于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故乡》、《社戏》等大家在课堂上都需要背诵的名篇,周璟馨甚至都没有听说过。相对于鲁迅,她读胡适的文章反而更多一些,因为台湾课本里有胡适的文章。

周璟馨长相甜美,大学时曾经参加台湾的综艺节目。她在节目中说“至今只读过两三篇鲁迅作品,却不怎么读得懂”,她的偶像是蔡依林,有意进入娱乐圈发展。

高二时,为了陪伴爷爷奶奶,周璟馨被父母从台湾送到北京。这一年,她学到了鲁迅的文章《药》,她还记得讲到那一课时,老师意味深长地看她一眼,后来干脆说:“周璟馨要特别注意认真听。”

她回忆起那一幕,觉得“实在是太有意思了”。

台湾人对“周璟馨读不懂鲁迅作品”没什么反应,但是节目传入大陆,一下子就炸开了锅。“鲁迅的后代,怎么可以读不懂鲁迅?”“鲁迅的后代,怎么可以进入娱乐圈?”这是周璟馨第一次感受到作为文化名人后代的压力。

对于女儿遭到的非议,父亲周令飞有些不平。他说:

“作为鲁迅的后代,熟知鲁迅作品已被看作理所当然。这非常不客观,一方面璟馨生长在台湾,她很少能接触到曾祖父的作品;另一方面,作为鲁迅后代就要熟知鲁迅作品吗?”

周璟馨听从父亲的建议,并没有进入娱乐圈,毕业后进入一家房地产公司工作。如今她只有回大陆探亲,参加一些纪念活动时,那个“鲁迅后人”的身份才会被强化,一回到台湾,还是过她“稳定平凡”的生活。

作为鲁迅后人,周海婴、周令飞和周璟馨,他们都有选择自己喜欢的生活的权利。不能因为是鲁迅后人,就要读鲁迅的书,走鲁迅的路。

所谓“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来会打洞”,完全是一种“王侯将相”的错误思维。个人的命运,掌握在个人手中。鲁迅后人远离文学,回归稳定平凡的人生,并无不妥。大家觉得呢?

最新台湾女明星

欢迎咨询
返回顶部